当前位置: 首页 经验资讯 教育经验 2022年新湘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2022年新湘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更新时间:2024-01-30 12:31:27
2022年新湘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人生如歌87623271663291423

2022年湘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针对《课标》的知识要求,探究能力要求,对科学技术社会的理解要求和情感态度要求,从学科逻辑和小学生认识特点进行教材内容编排。

第一单元,教材依据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递进的认知结构。按照“事实→概念→观念”的内在逻辑安排活动。第1 课,阳光下的植物。教材通过介绍二歧分类法,促进学生对植物多样性的了解:引导学生以重演科技史的方式,了解光合作用的研究过程。最终达成“阳光下的植物能自己制造养分,产生氧气” 的科学概念。第2课,从吃与被吃说起。教材采用递进的认知结构,以“食物链一食物网→栖息地→生态系统”的顺序来组织教材,假设食物链和食物网中某一环节的生物缺失,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探究缺失生物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学习生物与环境(栖息地)共同组成生态系统。第3课,保持生态平衡。本课是进行生态教育的良好载体。引用大量的正反两方面的实例,引导学生从食物链的角度思考,如何维护生态平衡。旨在说明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食物链和食物网稳定的重要性。第4课,制作生态瓶。生态瓶是小型生态系统,教材运用模拟实验的方式开展教学,是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迁移与应用。按照“基于原型的引入→构建模型→基于模型的实验→形成对原型的阐释"的逻辑顺序设计活动。学生设计和制作生态瓶。 通过观察生态瓶的变化,学生能够思考和分析生态瓶成败的原因,从而意识到保持生态平衡需要维持生物数量和种类的稳定,使养分可以循环利用。

第二单元,教材从因果关系结构上,编排了“1.雾和云”,“2雨和雾”,“3.水在大自然的循环”3 课书。第1 课利用蒸发,凝结等知识解释和推测大自然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雾,云,雨,雪是常见的天气现象,但学生对于成因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活动设计时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从“白气”现象的解释来理解雾的形成过程,进而类推云的成因;第2课用模拟实验来探究雨的形成过程进而类推雪的成因)第3课在学生认识水的三态变化及各种天气现象成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过程及规律,最后整体,系统认识自然界中的水的变化是一个循环过程,在水的循环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天气现象。本单元模拟实验是重要的活动,包括模拟雾的形成,模拟雨的形成,模拟大自然中水循环三个实验。

第三单元,按照“总分分”的结构方式,从观察能量多样性和能量相互转换两个认知层面,以科技史为认知发展线索,编排了“1.能量家族”“2.热能转换”“3.电能转换”“4.电磁转换”4课书。首先采用示例,实验,归类等方式,引领学生从物体在发生移动,变化,发光,发热,发声等现象中感知到各种各样的能量,察觉能量无处不在,经历从“发现具有能量归类能量形式→识别能量形式"的认知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同时渗透能的总量守恒(能量不会消失,只是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重点训练学生的判断推理和抽象概括思维能力,实验设计和制作能力,让学生尝试从能量转化,储存的视角去认识能量,理解物质世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系统,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看待世界。

第四单元,以人类科技史为主要载体,布设了“地月系”,“太阳系”,“灿烂星空”,“宇宙畅想曲”4 课,引领学生搜集阅读资料,做模拟实验,建模型,整理分析,推理判断等,从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角度观察,探索宇宙天体秘密,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继续发展学生尊重证据的意识,了解自古至今的宇宙科学探索历程,同时学习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精神。 第1课,“地月系”,以“手持细绳系住小球围绕学生自身旋转”来模拟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引力作用,结合牛顿研究万有引力的科技史实,帮助学生了解月球对地球“不离不弃”的原因,从本质上建立地月系的概念。第2课,“太阳系”以建立日地月模型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和相对位置,进而通过搜集,阅读资料的活动认识太阳系。第3课,“灿烂星空”。引领学生搜集,阅读有关银河系,河外星系的资料,整体感知,了解宇宙的浩瀚,知道用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辨认方向的办法。第4课,“宇宙畅想曲”,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科技史,懂得技术发明给宇宙探秘带来了便利,以“关于外星人的猜想”活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推理等能力。

第五单元,“我们来造桥”,模拟工程建设的“招标→投标→验标”流程,编排了相应的三课“桥梁招标”“桥梁投标”“建造桥梁”用“桥梁招标通告”为活动任务,驱动学生考察,搜集资料,做好投标准备以讨论场景图,学生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合作编写桥梁设计投标书,依据招标通告召开招标会作出评价,进而引领学生按照设计方案以“制作和改进桥梁→按标验收”的活动流程,模拟工程“建造和验标”。凸显工程思想,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分析,推理能力和合作意识。

第六单元,“创造与发明”,主要概念是“技术的核心是发明,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教材按照“体验学习→自主发明”认知发展线索,以“分一分-总”的结构,布设了 “1.大自然的启示”“2.手电筒的发明”,“3.我的发明创意”3 课书,共7个活动。第1课围绕“原型启发”的发明技法,以鱼、鸟等流线型外形为案例,启发学生进行流线型外形与运动关系的推测,然后引领学生制作模型,设计对比实验予以证实,从而了解以流线型为原型的发明原理,并搜集整理更多的其他发明及原型。第2课,以工程师利用科学原理发明创造手电筒的实例,引领学生参与体验应用科学发现及规律发明新产品的流程,方法,思路:以手电筒的发明发展的科技史为例,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思考与分析。第3课,分析身边的小发明案例,帮助学生学习掌握一些发明小技巧,为学生自主创造奠定方法,技能基础;最后引领学生寻找身边的物品缺陷,进行自主创意设计。重点培养学生的联想,设计、制作、分析、推理能力,以及质疑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学生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三、教学方法与措施:

1.激发学习动机,深化科学学习

本册知识内容抽象性明显提高,如“生态系统”“地球水循环”。“能量”,“浩瀚宇宙”都是比较抽象的所谓大概念。对于六年级学生,虽然抽象思维能力较以前有很大进步,但是如此抽象的学习内容,还是需要教师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保持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总之,在学习难度加大的情况下,需要激发学习动机,保持长期兴趣,使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不断深入。

2.注重表征联系,培养系统观念

对于小学生科学概念学习阶段,对科学概念的学习基本在认识概念原型。“能量”这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考虑到能量是与做功相联系的,功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这样能量表现为有力的作用和发生运动,这也就是能量的表征。悬在空中的石块,压缩的弹簧,它可以产生运动,这些物体具有能量:运动物体撞坏其他物体热水可以把壶盖顶开,这些会产生力的作用,这些物体具有能量。将这些表征抽象概括出来,形成对“能量”概念的认识。可以看到,表征联系性非常有利于其在科学学习中系统观念的建立。

3.注重想象联想,培养空间观念

想象与联想是进行类比推理的关键前提。空间观念是从“前后左右上下"的空间方位认识开始,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空间知觉。发展到“东西南北”和高度这样的以参照物为标准的空间认识(以正午太阳光照射方向为标准规定的东南西北方向和海平面规定的高度零点)。这是脱离自我中心以第三者为标准的空间知觉。再进一步,就是对太空的空间知觉,本册教材的“浩瀚宇宙”就要向这个方向发展。这时想象联想成为类比理解的重要环节。

4.立足技术基础,渗透工程思想

技术思维方法主要表现为形象思维方法包括:①技术表象类比法。②技术表象改造法。③技术意象表达法。④技术具象表达法。工程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工物品。工程其实就是人的身外自然和人的身内自然所本有的各种潜力通过人的活动所实现的创造。

5.充分使用科技史,破解科学认识难点

以历史和逻辑相统一为原则,将人类科学探索过程与逻辑思考结合在一起,使学生通过这个过程学习理解相对深奥的科学知识。特别是现在已经发射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卫星”完全证明了这个推断。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原因与“人造卫星” 绕地球运动是相同的。从牛顿的引力推断到“人造卫星”的实现,可以很好帮助学生理解月球为什么绕地球转动。

四、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备注

1

安全教育,上期总结

2

2

1阳光下的植物2从吃与被吃说起

2

3

中秋假;3保持生态平衡

2

4

4制作生态瓶;单元小结

2

5

1.雾和云; 2雨和雪

2

6

国庆放假

0

7

3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单元小结

2

8

1能量家庭

2

9

2热量转换

2

10

3能量转换;电磁转换

2

11

期中复习、考试

2

12

1地月系;2太阳系。

2

13

3灿烂星空;4宇宙畅想曲

2

14

三四单元复习、测试

2

15

1桥梁招标2桥梁投标

2

16

3建造桥梁,单元复习

2

17

1大自然的启示2手电筒的发明

2

18

3我的发明创意,单元复习

2

19

全面复习

2

20

复习迎考

2

关键词:

实用工具